九游娱乐NineGame:安徽太湖:竞逐细分赛道打造产业之都
说到“太湖”,人们通常想到的是长江下游的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其实,长三角有两个太湖。另一个太湖,是安徽西南部、大别山南缘的一个县。
太湖县地处安徽与湖北交界,距江西省界也不过百余公里,户籍人口50多万,地区生产总值200多亿元。尽管经济体九游娱乐NineGame量不大,区位偏远,也没有多少工业基础,但过去十多年里,太湖县从无到有培育出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新兴产业集群:功能膜新材料产业集群。
2023年,太湖县功能膜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公布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截至2024年底,太湖已集聚功能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6家,功能膜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首次突破50%,达45.29亿元。
如今,太湖将功能膜新材料产业作为县域首位产业,提出了“百亿企业、千亿产业”的目标,志在打造“中国膜都”。
功能膜新材料是指具有光学、电学、分离、阻隔等一种或多种功能的膜材料,在新型显示、通信、汽车、节能环保、医用材料等众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如今占据太湖县工业半壁江山的功能膜新材料产业,十几年前还是一片空白。2009年,当时以绝缘胶带生产等低端业务为主的金张科技股份公司,落户太湖经济开发区。这是当地功能膜新材料产业的第一粒种子。此前,太湖也有一些工业企业,但技术含量低,大都属于落后产能。“锅炉厂、板材厂、服装厂,这三样占了一大半。”太湖县委常委、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王智平回忆。
金张科技原本是一家上海企业,迁至太湖,有上一轮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产业转移的客观因素,同时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其时,太湖大力招商引资,县直部门有位干部与金张科技高管相熟,得知企业有从上海外迁的打算,遂全力争取。
落户太湖十几年来,金张科技从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攀爬,如今产品已涵盖智能手机显示屏保护用功能膜、新型显示屏外功能膜和屏内重要光学膜等多个领域,自主研发的防蓝光光学功能膜材料填补国内健康显示护眼膜领域空白,先后获评安徽省级新产品、安徽工业精品和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含量提升的同时,规模也越来越大,企业占地从当初的几十亩扩大到如今的300多亩,年营收从2010年的1200万元发展到2024年的6.6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从一粒种子生长蔓延,最终形成了县域特色产业的茂盛树林。金张科技落户不久,切实感受到太湖良好的发展环境,便动员产业链伙伴、主要从事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和销售的华强科技来太湖投资。华强科技又带来了同样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联邦新材料,以及产业链下游的科诚新材料、盛亚科技等企业。
就这样,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众……产业链企业不断集聚,形成一定基础后,太湖县委托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国内权威机构赛迪智库编制功能膜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适时将该产业上升为县域首位产业,成立首位产业推进办公室,积极为产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和高效服务,先后获批全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国膜都”品牌在行业内初步打响,成为当地最大产业标识和最强劲的发展引擎。
作为一个偏远的省界小县,自身既无产业基础,又远离中心城市,难以获得产业溢出效应,太湖为什么能够“无中生有”地培育出一个特色产业呢?“回顾这些年产业发展的实践,感受最深的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专心致志走好四条路。”王智平总结,坚持走集群发展、专精特新、科技创新和资本赋能四条道路,是太湖县功能膜新材料产业成长壮大的关键。
十几年来,太湖县按照集群发展的思路完善产业生态,沿着产业链上下游顺藤摸瓜、延链补链,动态收集重点企业名录,建立目标企业库,绘制产业发展图谱、招商图谱,按图索骥、以商招商、精准招商,才有了从一粒种子到百家企业的成果。2023年新引进功能膜及链上投资亿元以上企业共11家;2024年新引进14家,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企业2家。目前,太湖已形成以基膜及涂层材料为上游,以偏光片离型膜、光学胶等涂布产业为中游,以显示模组、膜切、半导体等膜材料应用为下游的产业链条。
功能膜虽然在半导体、汽车等众多行业应用广泛,但相对于这些大产业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细分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功能膜产业自身,又可分为基膜、涂布、膜切等更细的环节。因此,功能膜产业链上的企业,大多体量有限,能做到数亿元年产值就算是大企业。这一特点决定了发展功能膜产业必须走专精特新的路子,深耕细分领域,做出专业性和自身特色。
“我们的企业不甘于做‘大路货’,求专、求新的意识很强。”王智平介绍,目前,太湖县共有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6家属于功能膜新材料产业。“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在全省县区中排名前列,超过一些老牌县域经济强县。考虑到太湖规上工业企业总数只有100多家,而老牌县域经济强县通常有四五百家乃至更多规上工业企业,太湖县“小巨人”的“含量”更显突出。
没有创新,就成不了专精特新。太湖县功能膜新材料产业研发投入强度达4.82%,目前已建设省企业技术中心、省工业设计中心、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省级科创平台17家,功能膜企业研发人员占比8.9%,初步形成较强创新能力。
在帮助企业运用资本市场助力发展上,太湖县实施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引导优质企业高质量上市,目前有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辅导备案企业1家、已完成股改企业2家,此外还有多家上市后备企业。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太湖县功能膜新材料产业发展历程,说明新兴产业的大蛋糕不只是给中心城市及其都市圈所准备的。产业基础、地理区位等条件平平的普通县域,或许难以在终端制造等产业链主导环节争衡,但新兴产业链条足够长、盘子足够大,只要找准路子,也能够在细分行业中分得一杯羹。
当然,太湖这样的普通县域,在吸引产业上最基本的凭借还是要素成本相对较低。记者在太湖走访了金张科技、赛迈特光电、巨泰视显、富印新材、强润新材等多家功能膜新材料产业链企业,这些企业都是从沪苏浙或珠三角转移而来。之所以从先发地区外迁,主要就是由于当地土地、人力等要素成本较高。
此时,太湖积极主动招引,高效为企服务,就有了施展空间。比如主要从事钢化玻璃膜生产、销售的巨泰视显,原本位于佛山,2019年底已与中部某地基本谈妥投资落地计划。“当时我们办年会,邀请了上游供货商金张科技的施总参加。施总说他带个朋友来,没想到是太湖县招商局领导。”巨泰视显负责人吴鹏程回忆,太湖县给的设备补助其实没有对手高,但在招引谈判中展现的务实、高效最终打动了企业,成功“截胡”这一项目。
虽然区位较偏远,但我国中东部地区完善的交通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广东是我们主要的原料采购地和产品销售地,现在交通便利,晚上生产好装车,第二天上午便能运到深九游娱乐NineGame圳,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很低。”主要从事液晶显示模组生产的赛迈特光电负责人王李明说。
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地处省际交界有时反而成了太湖的优势。专注于工业胶带胶粘研发、生产的富印新材负责人高寒告诉记者,企业起家于东莞,很多客户位于合肥、武汉、南昌等地,太湖正好地处这三个省会的中间,方便企业向客户供货。
不过,采访中也有企业负责人谈到县城留不住人才的问题。“每年我们都会招聘一批应届大学毕业生,作为储备干部、工程师来培养,但是流失率较高。”金张科技总经理助理吴传耀坦言,企业和当地政府在留人上都想了很多办法,但县城对于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研发人才的吸引力,很难与大城市比。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努力。
通过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或者将部分研发业务放在中心城市,或许是解决县域研发力量不足的途径。比如富印新材牵头共建安徽省功能性复合胶膜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是首批8家安徽省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之一,太湖县多家功能膜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及安庆师范大学、绿能技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参与共建。
高质量发展的脚步,总是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前行。太湖县委书记朱小兵表示,下一步,该县将紧盯“培养百亿企业、打造千亿产业”目标,聚力延链补链固链强链,做优做精做强特色产业,构建多链协同的功能膜产业发展生态,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鲜明标识度和行业话语权的“中国膜都”产业地标。(记者 汪国梁 陈成)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zzhcmx.com/marketing/1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