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创作者培训

九游娱乐NineGame:2024年与书业挥手作别的TA们

  :2024年马上就要结束了,和这一年同时逝去的,还有那些因种种原因不得不退场的书店、出版机构,以及为书业留下宝贵财富的文学家。在这里,再向TA们说一句“再见”~

  如果说在去年年末,形容出版业的关键词是“严峻”和“考验”,那么站在今年年末,回望这一整年,我们能看到的则是更多不得不做的告别。有书店闭店,有出版品牌停止运营,也有象征一个时代的作家的离世。

  近几年,实体书店“倒闭”“告别”的新闻已成常态。但是在众多书店闭店的新闻中,今年5月27日十点书店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宣布撤销所有线下门店,算得上是标志性事件。

九游娱乐NineGame:2024年与书业挥手作别的TA们(图1)

  十点书店背靠自媒体平台“十点读书”,在2018年底开出第一家线下门店,当时的目标是开满100家门店。在开业之初,主打线上线下结合,打造“生活+文化空间”等,成为十点书店宣称的“区别于其他实体书店”的经营优势。但是5年过去,疫情的冲击、整体经济形势的严峻,开始让包括十点书店在内的一众实体书店陷入了生存危机。

  数据显示,2020~2021年,闭店的实体书店数量超过1500家,虽然当年开店的数量为关店数量的2.6倍,但从2020年开始,相继扩张的知名连锁品牌止住了快速扩张的步伐,收缩成为主要基调。除十点书店外,以西西弗为例,其创始人金伟竹曾在2019年表示每年100家的扩张速度算是“保守”,但在2020年后的三年内,西西弗一共只扩张了100多家书店。除此之外,在国内开出两家门店的诚品书店如今也只剩下一家。

  在经济形势不错时,投资方看中品牌书店的发展前景、商场希望获取人流,品牌书店往往能够以新颖的设计和前卫的经营理念获得资金上的支持,或者是租金上的优惠。然而,一旦经济形势变得严峻,失去资金的支持或者租金上的优惠时,对于这些书店来说,生存压力就会剧增,闭店或者转移开店场所就成为屡见不鲜的新闻。

  当下,光赚吆喝的“网红书店”模式与这个时代并不兼容。从近年的书店经营案例来看,降本增效、用各种方式拓宽书店经营边界已成为一众书店一致的经营理念,直播卖书、与出版机构合作办展、打折卖书、售卖二手书等都成为常用手段。更有书店转变经营模式,从普通书店转向提供更集中品类的“二次元”书店等,这些都成为书店寒冬之际的求生之法。

  在书店自救之外,国家自2013年发布《关于开展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工作的通知》之后,对于实体书店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以北京为例,仅2024年就对346家实体书店分别从房租补贴、示范书店奖励等四个项目类别和2138场阅读文化活动给予扶持。

  书店从商业性向公益空间转变也是一种思路。如先锋书店与各地政府相继合作推出了城市书房与乡村书店项目;又如武汉的德芭与彩虹书店,在经历将近三年的关停之后,2021年武汉市首批城市书房项目之“江汉城市书房”在该书店落地,转型为自然博物主题书店后,再加上前店后厂的经营设置,让德芭与彩虹书店得以顺利复活并生存至今()。

  而在2023年4月,《关于推动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出台后,更意味着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身份和方向更加明确,也为实体书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九游娱乐NineGame:2024年与书业挥手作别的TA们(图2)

  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具体到国内的出版行业,外来的和尚却可能念不好本土的经。水土不服或难以跟上国内市场的变化,有可能使原本雄心勃勃的外来者们折戟而返。

  今年6月30日,亚马逊官方宣布旗下电子阅读产品Kindle退出中国。Kindle退出中国市场源于在国内电子阅读器市场竞争力的不足。洛图科技今年1~4月的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4月,电子阅读器的线%,其中掌阅销量位居第一,而Kindle仅居第四位。

  早在2016年,中国还是Kindle的全球第一大市场。但其在国内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如掌阅、文石、科大讯飞等,它们或以更丰富的性能如彩色电子屏幕,或以更加低廉的价格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除了硬件上的竞争对手,更潜在的危机在于一众读书App如微信读书的出现,以更加低廉的电子书价格冲击着Kindle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与国内其他电子书App不兼容的特性,又进一步压缩着Kindle的消费者群体。

  无法适应国内出版市场及竞争环境的并不止亚马逊一家公司。今年6月,知名旅行刊物《孤独星球》宣布已关闭中国办公室并停止在中国的出版业务。《孤独星球》成立于1972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2013年以来,在中国出版了超过300种中文旅行指南和旅行读物,累计销售数百万册。

  作为国内曾经首屈一指的旅行类畅销书,《孤独星球》从辉煌走向没落折射的是国内以实用为主导的旅行类图书的没落。在以小红书和抖音为主的社交软件的冲击下,曾经以“有用”“内容详实”为特色的旅行指南《孤独星球》逐渐失去了存在感。

  以小红书为例,《2023年度旅行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小红书旅游“笔记”发布数量同比上涨273%。与这个数据相对应的是,国内出版市场上旅游类新书的不景气,开卷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旅游地图类图书销售前100名都是旧书,且大部分的出版时间集中在2010年以前。

  在面临颓势之前,《孤独星球》并非没有过市场调整策略,比如将目光瞄准童书市场,与国内知名童书出版机构合作推出“孤独星球·童书系列”,并于2018年上市。遗憾的是,该系列并未复制《孤独星球》旅行指南在国内的销售奇迹。

  在新媒体时代,普及九游官网app性较强、易被社交媒体传播的图书内容及品牌,及时寻求渠道转型,拓宽内容边界才是其生存之道。以国内知名科普类期刊《博物》为例,早在多年前便寻求新媒体转型,用视频、微信推文外加培育大V等多种形式巩固读者群,年销量从2015年的数万册增长至2017年的22万册,还衍生出多个图书IP,不失为普及类读物在新时代值得借鉴的转型策略。

  如何在出版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求平衡点,这是国内很多出版从业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对于大多数普通从业者而言,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可以是持续性的、长久的,但对于一个出版品牌来说,可能需要从品牌建立之初就作出选择,因为这决定了一个品牌怎么走、能走多久。

  今年10月30日,国内知名出版品牌三辉图书宣布,《碳民主:石油时代的政治权利》将会是其最后一本新书。三辉图书成立于2003年,创始人同时也是上海知名文化地标季风书园的创始人严搏非,主要致力于引进、策划思想、社科、艺术、文化类精品图书。成立20多年来,三辉图书推出将近600种图书,有媒体报道评价“其中几乎没有‘烂书’”。

  严搏非曾强调三辉图书“不研究畅销书”,这样的出版理念让品牌多年来推出了一系列优质的深度读物,如“白灰皮书系”“中生代丛书”“共和国译丛”“剧场和戏”等,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首次引进媒介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三辉图书因其出版物内含的思想性而吸引了大批读者。但与此同时,也面临难以盈利的经营困境。

  国内类似三辉图书这样纯粹为理想而建立的出版品牌,生存境况都非常艰难。对于国内大部分独立出版品牌来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是持续要做的事。近年来,在直播带货兴起的背景下,大量“速食”图书产品迅速占据销售榜首,进一步冲击深度图书内容的市场;除此之外,互联网营销又进一步改变了图书的销售形式,这对于很多专注严肃、深度内容出版,变化节奏慢的小出版品牌来说,又是一轮沉重的打击。

  从目前一些小规模出版品牌的生存策略来看,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寻求与大型出版机构合作,如以慢节奏出版为特色的乐府文化,去年发出求救信之后不久被广东人民出版社收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压力。

  二是树立品牌特色,积极研究营销。以图书品牌明室Lucida为例,虽然也以文艺、社科类图书等深度内容为主要经营方向,但成立不过4年时间,即推出了销量数十万册的畅销书《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主理人陈希颖从成立之初便积极寻求品牌出圈路径,通过开播客、运营社群、参与生活阅读节、和其他品牌跨界合作等方式持续扩大影响力;与此同时,在产品营销上积极研究垂类受众,控制首印量,并与独立书店等合作,抓住与受众相符的渠道。这些都是小品牌能够在市场保有一席之地的路径。()

九游娱乐NineGame:2024年与书业挥手作别的TA们(图3)

  除了行业本身相关的变动,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们需要纪念两位重要作家的辞世——叶嘉莹和琼瑶。

  今年11月24日,南开大学在其公众号告知外界,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于当天辞世。叶嘉莹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并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南开大学在讣告中表示,她几乎捐献了个人的全部财产,以推动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承及发展事业。

  除去学术上的贡献,叶嘉莹的作品近些年也掀起了一股中国古典诗词阅读热潮。开卷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有近百种叶嘉莹著作或与其相关的作品,《人间词话:叶嘉莹讲评本》销量达九游官网app数十万册。可以说,叶嘉莹在诗词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早已不局限于学术界,更在不断影响万千普通读者,让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泛化开来。

  离去的但留下巨大影响的人还有琼瑶。12月4日,琼瑶在中国台湾家中辞世。作为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言情天后”,她的名字早已成为一种现象的代名词。从20世纪开始,琼瑶的作品从纸质书籍到电视剧流行两岸三地,“爱情至上”“向往自由”的观念影响了无数读者和观众。而琼瑶作品,也为国内文化产业的繁荣注入了活力,《北京晚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琼瑶小说总销量超3000万册。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内容商业化,琼瑶文学早已发展成为一个可持续开发的“琼瑶IP”,在不断创造财富外,也为国内文学IP的开发提供了商业模式上的借鉴。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也许成长的代价就是一个个象征着一个时代的人的离去,但他们留下的作品及其精神将得以永存。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zzhcmx.com/training/149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563200236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